新闻资讯
- 让非遗融入年轻人“朋友圈”
- [2021-01-25]
- 马盛德:非遗是活态的,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方
- [2021-01-25]
- 推荐9个非遗相关的博物馆-洛阳博物馆旅游
- [2021-01-25]
- 安徽非遗给小学生“送礼”
- [2021-01-25]
- “互联网 非遗”让消费者在线赶大集、寻年
- [2021-01-25]
- “非遗”文化引客来
- [2021-01-23]
- 河口县对省级非遗项目瑶族度戒进行田野影像
- [2021-01-23]
- 秧歌演得来劲 看得热闹
- [2021-01-23]
- “巴渝书场”成为全国首批非遗曲艺试点书场
- [2021-01-23]
- 在网上感受家乡年味 陕西省组织开展“非遗
- [2021-01-23]
人物访谈
缙云文广新局走访慰问非遗传承人3月18至19日,为表达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殷切关怀和希望,缙云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组织由局主要领导、非遗办人员、医务人员
- 非遗传承人敬光强 “雕”出来
- [2021-01-13]
- 国家图书馆展映48部非遗纪录
- [2021-01-07]
- 徐亮荣获 “2020年度非遗
- [2020-12-16]
- 非遗传承人徐高义:坚守初心,
- [2020-11-05]
- 【寿阳非遗】走进民间剪纸艺术
- [2020-10-21]
- 非遗传承人张娜:来银17年
- [2020-09-15]
作为2020年海南锦·绣世界文化周系列活动之一的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保护工作座谈会日前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座谈会围绕“传承实践创新发展”主题展开了经验交流。黎族制作服饰使用的纺、染、织、绣方法,
以“技艺彩云南·相约黄浦江”为主题的云南非遗系列推介活动在上海浦江第一湾——吴泾镇拉开了帷幕,来自云南大理市的白族扎染和来自德宏州的傣族剪纸惊艳亮相,以蓝白相间的魅力、气势磅礴的
穿一件"永不撞衫"的衣服是什么感受?传承数千年的非遗文化有多么惊艳?人们熟知的板蓝根是怎么变成染料的?亲手做一件“蓝染”作品是什么体验?10月2日,一座来自3200公里外的贵州黔东南的&l
蜡染作品动手体验染成出缸“一抹天蓝”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
90后接棒香云纱染整技艺在新学年即将到来之际,两名“90后”年轻人迎来了一场特别的“拜师礼”。香云纱染整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梁珠先生收徒仪式在佛山市顺德区伦教成艺晒莨厂举行。顺德本地年
沂蒙晚报曾经于5月12日刊登过《少女患怪病左脸肿胀》一稿,介绍了16岁少女朱芮莹患了左脸肿胀像馒头的“怪病”,因其家境贫寒无法去医院系统检查治疗。热心于公益慈善事业的我市蓝印花布第六代传承人相汉高听“沂蒙
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探索非遗奥妙。日前,中原区棉纺路街道方圆经纬社区组织辖区儿童开展了非遗文化体验活动——扎染,让社区儿童在感知、体验中了解传统的历史文化,走近民间工艺,学习扎染艺术,感受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在传统
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由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和南通大学主办的《全国染织非遗作品展》在南通中南造物天地开幕,现场展示了南通大学传统印染技艺培训班一到五期学员的作品,展览到本月20日结束。南通大学传统印染